當我們追溯公司發展的歷史,會發現無論是新品研發或是商業模式,往往都會隨著公司的發展而更新改變。 倍加福也是如此,不僅始終致力于開發全新的前沿技術,還將其他領域的技術融合至自己的新型產品和解決方案之中,不斷積極創新,從未止步。 從接近開關的發明,到面向工業4.0技術發展,身為行業先鋒,倍加福持續推動自動化領域的發展,不斷樹立新的里程碑…… 與其他行業不同,自動化行業具有*的能力,即為其客戶整合其他行業的技術,從而成功打造出全新的產品。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,倍加福便不斷完善自己的這種能力。“例子就是1958年款電感式接近傳感器的發明,”倍加福CEO Gunther Kegel博士表示,公司迄今為止重要的產品組合便源起于此。那時,鄰近路德維希港的化學品公司BASF巴斯夫,想要更換當時正在使用的機械接觸器,尋找一種無磨損且無接觸的替代產品。恰巧,倍加福創始人是受過良好培訓的無線電專家,他們利用無線電技術知識,開發出了一款全新的電感式接近傳感器。初,它只被用于化工行業中本質安全電路的定制化解決方案,隨后迅速受到了其他行業的青睞。與化工業一樣,其他行業的用戶也非常欣賞這款傳感器“幾乎無限次”的使用壽命。20世紀70年代,過程自動化成為許多公司的生存戰略,這種接近傳感器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。 這無疑是一項壯舉:“兩位創始人勇于創新,敢于采用當時全新的半導體技術為客戶定制研發新品。”Kegel博士解釋道。敢于創新的勇氣、敏銳的市場判斷,以及富有前瞻型的眼光,這些始終貫穿于倍加福公司的發展歷程之中。1956年倍加福研發出個用于危險環境中本質安全電路的磁式放大器,這為倍加福如今在世界電子防爆市場的打下堅實基礎。除此之外,倍加?,F在還提供全面的工廠自動化產品,包括電感式、電容式傳感器、超聲波和光電傳感器、旋轉編碼器、AS-Interface、RFID識別系統、條形碼和二維碼識別,以及視覺傳感器等。而電感式接近傳感器依然是產品組合中的重要系列。  SafePXV,倍加福代定位系統—在單個傳感器中實現了符合 SIL 3 / PL e 標準的安全定位
從電子制造商到現場總線技術供應商20世紀70年代,倍加福逐漸發展成為一家電子制造商,以初為電信、汽車電子等其他應用領域所開發的電子元件為基礎,開發出款電子隔離開關放大器和其他傳感器。當時倍加福已在英國和新加坡擁有子公司,并以“特殊電子設備的工廠”而聞名業界。設計和制造工藝在新的技術浪潮中不斷更迭。“借助每一次技術更迭,我們促使自己的產品不斷更新優化,”Kegel博士說。20世紀90年代末,倍加福的許多產品中都已安裝了微控制器。“早在30年前,我們就開始了數字化進程。今天網絡化概念的引入,對我們來說并不算新鮮的事情。”畢竟,20世紀90年代末數字化的開端便是現場總線技術時代的開始。  三維測量—倍加福進一步發展功能強大的三維測量技術
邁向化從2000年起,軟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之前倍加福與Endress + Hauser成立的合資公司,主營PC軟件開發,可輕松地將設備集成到控制系統和資產管理系統。一個案例就是軟件驅動技術的發展——外部設備能夠“即插即用”連接到PC。與倍加福合作的CodeWrights公司將繼續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。傳感器變得越來越復雜,集成更多功能,擁有安全的軟件環境。多年來,倍加福不斷迅速發展,走向。目前,這家家族企業在范圍內擁有40多家子公司和各種生產工廠,共6000余名員工。“像所有中型企業一樣,我們在都留下了重要足跡,”Kegel博士說。德國,美國,亞洲和歐洲等地的銷售總額達6.3億美元。 工業4.0時代的黎明自五年前“工業4.0”提出以來,人們普遍認為,未來屬于互聯網技術,新領域蘊含著巨大潛力,其中的重點是將“車間”與“辦公室”互聯。“我們需要整合自動化系統,并通過我們的軟件創建與物聯網的多維連接,”Kegel博士表示。 這種連接將在三個方面推進:首先是價值鏈的橫向整合和實現所有網絡連接的縱向整合,這將擴展至其他商業模式,遠遠超出商品管理系統或SAP系統的集成。后的重要部分是考慮從產品開發到回收處置的全生命周期,其中的防爆及環保等因素是我們面臨的大挑戰。它們也許會阻礙工業4.0的快速實施。例如,15家公司花費了6年時間進行聯合研發,才終實現了以太網與危險區域的連接(關鍵詞:APL-物理層)。而那些通信行業*往往低估了“工廠車間”的實際需求。防爆和功能安全的實現基于其實時傳輸的特性,這大大超過了短時延的要求。雖然主流軟件公司主導著“辦公環境”的應用程序,但自動化公司也在學習如何介入這一新的市場環境。對自動化公司而言,對數字化的重要貢獻是與車間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。 無論如何,“等待”從來不是倍加福的選擇。事實上,在未來幾年中,倍加福希望積極推進產品和技術的創新發展,其中涵蓋各個領域中的內部數字化議程。例如,通過使用全新的溝通平臺(關鍵詞:社交媒體),使青年員工們融入其中。與此同時,所有業務流程都將實現數字化,更好地提率、激發潛力。例如,倍加福的報價系統現已實現了標準化和*數字化,取得了巨大成功。透明化的系統架構,使得每位客戶和員工都能從中受益。  倍加福Sensorik4.0®,面向工業4.0
倍加福CEO Kegel博士提到,第三個部分是智能制造的建立。目標是批量為一的生產,不是因為客戶只訂購單件產品,而由于高度靈活性的需求,以更好地利用資源,縮短交貨時間和確保更優的質量。目前,倍加福公司內部正在推進許多此類項目,但也計劃終放棄一些。“我們在某些項目上處于,例如與可追溯性的相關項目。這對一些公司來說,非常重要,并已被采用,但仍有一些公司尚未認識到它的優勢,”Kegel博士說。在他看來,數字化本身并不是目的,數字化能為用戶降本提效,并能推動公司發展前進,這才有意義。公司內部數字化只是數字化的一個方面。 另一方面則是面向外部,專注于智能產品、智能連接、智能協作:倍加福產品以Sensorik4.0®為概念開發,面向工業4.0 。此外,倍加福也正設法將傳感器更輕松地集成到數字網絡中,SmartBridge®技術就是其中的典型,它為機器或工廠的傳感器和執行器數據提供了*、基于無線電的數據訪問通道。此訪問通道被設置于機器控制、帶有IO-Link接口的終端設備之間。系統通過IO-Link設備的反饋獲取數字信號,并通過藍牙將其直接發送到移動設備(如平板電腦),或任何其他可充當網關的藍牙接收器。這樣可快速簡便地直接訪問傳感器,將每個傳感器數字互聯。 傳感器通常位于工廠現場層,由于其空間局促,參數設置往往非常困難。如今,這項工作可借助防爆平板(Tab-Ex®系列)以及倍加福ecom旗下的智能手機(Smart-Ex®系列)以純文本的方式進行參數設置。倍加福于2017年收購ecom品牌,這進一步印證了倍加福無論在傳統工業自動化的各行業應用中,還是在敏感的危險區域應用中,不斷尋求創新的精神。  如何將傳感器集成到數字化網絡中? SmartBridge®技術令此成為現實。
智能協作無論技術如何向前發展,未來都將實現智能協作,如人工智能或大數據分析等領域。倍加福將增強與競爭對手的合作。“我們意識到,雖然在市場上處于競爭關系,但在實驗室研究項目中我們能共同合作,”Kegel博士說。 ASI 5.0和APL等標準的制定正印證了這一點。與此同時,倍加福將觸角延伸到一些目前市場上有所缺失的領域。成功的案例是Neoception,這是一家由倍加福創立的初創子公司,業務內容包括數據連接、數據管理和新軟件應用。相比之下,另一個倍加福創業公司Espace 6D,專攻三維測量領域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衍生商業模式的主要目標并不是為了獲取利潤,而是為了獲取經驗。  面向未來:數據連接、數據管理、軟件集成
展望未來未來,并非所有圍繞“工業4.0”開發的產品都能取得成功,但這也無法阻止倍加福尋求新想法和新技術的腳步。Kegel博士認為,倍加福仍能從嘗試解決問題中獲益,哪怕一些項目走到了盡頭,但無法帶走積累的經驗。也許,就像60年前的電感式接近傳感器一樣,未來某些項目將實現數字化成功飛躍,終成就佳話。 倍加福大事件
倍加福在華25周年中國,是倍加福布局中的關鍵新興市場,對倍加福取得成功至關重要。自1994年進入中國至今,倍加福已植根中國25年,伴隨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的蓬勃發展,與客戶和合作伙伴共同成長。 5月23日,倍加福中國將舉行盛大的25典活動,歡迎各位與我們一同共襄盛舉! |